Hom???發布時間:2025-09-03 17:36:44
8月29日起,美國正式永久取消800美元以下免稅(De Minimis)政策,這一消息迅速在跨境電商圈引發熱議。
長期以來,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稅是大量小額跨境電商訂單的核心支撐點,特別是服飾配件、日用百貨以及消費電子類商品,憑借免稅優勢在美國市場形成了相對低價的競爭力。
而此次關稅政策徹底改變游戲規則,所有通過國際郵政渠道寄往美國的包裹都必須繳納關稅,這意味著低客單價商品的成本將明顯上升。
根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(CBP)的公告,本次政策設立了一個6個月的過渡期。在過渡期內,進口商可以選擇兩種計稅方式:
其一是從價稅,即按照商品申報價值乘以原產國關稅稅率計算。
其二是定額稅,即根據原產國《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》(IEEPA)設定的三檔稅率,分別為80美元、160美元和200美元不等。
過渡期結束后,也就是2026年2月28日起,美國將全面切換為從價稅模式,屆時賣家將失去選擇空間。
對于跨境賣家來說,這項調整的沖擊尤為明顯。此前依托免稅政策,不少賣家通過國際小包、郵政渠道大規模出貨,既規避了復雜的清關程序,又能保持價格優勢。
而免稅門檻取消,商品即便單價低于50美元,也要面臨額外的稅負,利潤空間將被大幅壓縮。以低價快銷為主的跨境模式,將不得不重新評估商品定價和物流方案。
一:法院裁決與301關稅延長的雙重影響
除了800美元以下免稅取消的消息,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近期還裁定,特朗普政府依據《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》加征的大部分關稅違法。雖然裁決暫緩至10月14日生效,但這一動向為部分進口商帶來了不確定性。如果裁決正式執行,未來關稅結構可能再次調整,這也意味著跨境賣家需要持續關注政策走向。
與此同時,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(USTR)宣布,將中國產品178個301關稅排除項延長至2025年11月29日,為相關企業爭取到短期緩沖期。對于涉及到這些排除項的賣家來說,暫時可以減輕部分關稅壓力,但整體來看,市場的不確定性依舊存在。
二:國內大批跨境電商賣家該如何應對?
在政策變化的背景下,賣家需要盡快采取措施,減少風險和損失。要及時梳理商品類目,明確哪些產品在新的關稅體系下成本壓力最大。
對于利潤率本就偏低的低客單價商品,應考慮優化供應鏈、提升單品附加值,避免陷入賣得越多虧得越多的困境。
物流運輸方式是最大的調整。傳統依賴郵政渠道的方式已不再具有成本優勢,賣家需要更多關注商業快遞與專業物流渠道。
相比國際郵政,專業物流服務在清關效率、合規性和整體時效方面更加穩定,能夠幫助賣家降低因政策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。
在新政策實施后,美國空運包稅渠道有望成為賣家的第一選擇。包稅渠道在清關時采用包稅模式,賣家無需擔心買家端因繳稅而拒收,整體成本更加可控。
對于中小賣家而言,這種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免稅政策取消帶來的沖擊,避免訂單流失。
未經泰嘉物流同意 不得轉載